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秦始皇嬴政的统一六国的伟大壮举,犹如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,历经千年依然吸引着无数后人的瞩目与敬仰。然而,近年来一种新的历史观悄然崛起,认为嬴政的成功不过是“躺赢”——即他所取得的统一成果,几乎是站在前代秦国六位君王的肩膀上,轻松享受了历史积累的果实。那么,真的是这样吗?让我们一起拨开历史的迷雾,透视嬴政的真实功绩。
普遍的历史叙述认为,商鞅变法之前,秦国不仅贫弱,且被其他诸侯国看作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国,甚至曾经一度面临被山东六国瓜分的危险。事实上,秦国自立国之初便展示出强大的潜力与实力。在秦穆公时期,秦国跻身春秋五霸之一,曾屡次击败中原最大的强国晋国。即便到了春秋末期,晋楚争霸的复杂局面中,秦国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。秦国的强大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在长时间的积淀中逐渐展现出来。
春秋时期,有一场极为关键的历史事件——弭兵之会。那时,为了终结大国争霸给小国带来的深重苦难,宋国的华元与向戌联合召集了包括晋国和楚国在内的各国会盟。会上,双方达成协议:晋国与楚国共享霸主地位,中原的各个诸侯国需要同时向晋楚两国纳贡,若有违背将遭到全体国盟的联合讨伐。值得注意的是,协议中还特别规定了齐国和秦国可以不受此约束,这一举措从侧面表明了秦国的强盛程度。秦国的国力仅次于晋楚,和齐国相当,完全不是其他诸侯国所能匹敌。
展开剩余81%然而,秦国之所以被其他国家轻视,并非因为其弱小,而是由于秦国内部在“四代乱政”期间,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动荡。在厉公、躁公、简公与出子等统治者时期,内乱频发,导致秦国的战斗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。然而,随着秦献公的登基,局势发生了显著变化。秦献公不仅成功平定了国内乱局,还迅速恢复了秦国的强大实力。在其二十一年,秦军在石门之战中大破魏国,斩杀六万魏军,震惊了周天子,六国也再也不敢小觑秦国。由此可见,秦国本就具备了强大的基础实力,而商鞅的变法,更多的是锦上添花。
商鞅变法无疑是秦国历史上最具深远影响的改革之一,但它并非孤立无援。当时,其他国家也在进行各自的变法,而商鞅的改革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李悝和吴起等人的思路。尽管如此,商鞅变法为何能在秦国取得如此卓越的效果,远超其他国家呢?
商鞅变法的独特之处,首先在于它将秦国塑造成了一个典型的军国主义国家。变法规定,秦国百姓要么从事农业,要么从军,这种政策极大提升了民众的战斗力与生产力。再加上秦国地处西戎,民风彪悍,早已具有较强的军国主义气质,与这种改革高度契合。而其他国家,如齐国、魏国等,长期浸润于中原的华夏文化,民众习惯了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,推行商鞅式的军事化改革就显得十分困难。这种对民力的高效利用,使得即便在同样的资源条件下,秦国的综合实力远超其他六国。
然而,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并非一帆风顺,虽然它的国力飞速增长,成为当时的最强大国,但这种强大并非无敌。秦国能够轻松应对一个或两个敌国,但如果面对三四个国家的联合进攻,便显得捉襟见肘。而六国联合,秦国则难以抵挡。这也就是为何商鞅变法后的秦国,依然花费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,才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。当时,六国通过合纵连横策略,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,极大地阻碍了秦国的统一步伐。
在六国合纵的强大压力下,秦国如何破局,成为了决定统一成败的关键。传统史学观点认为,秦惠文王时期的张仪利用连横之策,以及秦昭襄王时期的范雎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,为秦国统一创造了条件。但深入探究历史,我们可以发现,这些策略并非一帆风顺,甚至存在不少问题。
事实上,秦惠文王时期的合纵连横,六国也同样进行相应的外交博弈,双方并非一方始终占优。秦昭襄王时期,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,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了魏国的反叛,导致了联合魏国攻打韩赵的计划破产。最终,秦国在邯郸之战的失败后,几乎失去了所有在东方的领土,只保住了河东地区。这一系列事实表明,六国并非如传统说法所言,轻易被秦国玩弄于股掌之间。
然而,随着嬴政的崛起,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嬴政在继位后,深知只有打破六国之间的合纵联盟,才能打破统一的困局。他巧妙地利用敌国之间的矛盾,先帮助赵国攻打燕国,再促使魏国对楚国出手,成功瓦解了六国的联合阵线。嬴政还采纳了尉缭的建议,广泛部署间谍网络,成功渗透六国内部,甚至有高级人物开始为秦国提供情报。通过这一系列精妙的战略与谋划,嬴政终于踏出了先王们梦寐以求的统一步伐。
嬴政的统一之路并非一蹴而就。在灭韩时,由于韩国的实力较弱,秦国迅速将其灭掉;在灭赵时,遭遇了名将李牧的顽强抵抗,嬴政通过间谍的帮助,收买了赵国将领郭开,最终除掉了李牧,顺利灭赵;在灭魏时,嬴政利用魏国先前被秦国挑拨攻楚,导致魏国国力空虚,最终将其吞并;灭楚时,尽管秦国选将失误,李信未能成功击败楚国,但嬴政及时纠正错误,任用王翦,调动全军力量,最终克服困难,成功灭楚;在灭燕时,燕国实力薄弱,不久便被秦国消灭;灭齐时,齐国因前期多次被联合打击,已无法恢复元气,在秦军的压力下,直接选择投降。
嬴政凭借卓越的战略眼光与果敢的决策,成功突破重重难关,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伟业,不仅将秦王国推升为秦帝国,还建立了影响深远的中央集权制度,为中国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因此,嬴政绝非一个“躺赢”的君主。尽管他继承了前代君王所奠定的基础,但在面对六国的合纵困境时,嬴政凭借独到的智谋与坚定的决心,成功地破局,完成了大一统的宏伟事业。他的历史功绩应当得到公正、全面的评价,历史学者在评价伟大人物时,应避免简单化和片面的解读,真正还原历史的真相。
历史冷知识:秦始皇的统治不仅仅限于统一中国,还通过创新的政治制度、经济改革、文化统一等多方面,奠定了中国封建帝制的基础,影响至今。
(本文来源于@陈舞雩(yú)的视频内容)
发布于:天津市永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